人们用塑料制作各种器物,塑料袋、塑料瓶、吸管……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我们在使用塑料的同时,也在不断“吃下”塑料。日常生活中,除了我们能直观看到的像塑料包装袋、塑料打包盒、塑料吸管等塑料制品外,有些塑料隐藏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人类大量使用塑料不但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会让人类直接自食恶果。
纽约大学研究发现,婴儿大便中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多见于灰尘、食物和瓶装水中。由于婴儿喜欢在地上爬、啃咬塑料玩具以及使用塑料勺子和奶瓶,使他们更多暴露在塑料环境中。目前,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可知。
科学家分别检测了3位新生儿的胎粪(第一次粪便)、6位1岁婴儿粪便和10位成年人的粪便,结果发现粪便中基本都有塑料微粒。当塑料分解成尺寸小于5毫米的小块时,就会产生塑料微粒。
婴儿样本中的PET平均含量最高,达到了3.6万纳克/克,PC的平均含量为78纳克/克。新生儿样本中的PET含量为1.2万纳克/克,PC的含量高达110纳克/克。相比之下,成年人样本中的PET和PC含量低了一个数量级。
事实上,先前的研究也发现了让人担忧的结果。用塑料奶瓶喂养的婴儿(尤其是在塑料瓶里加热配方奶粉)每天可能会摄入超过100万块的塑料微粒,高温对塑料微粒释放的影响最大,从25℃时的60万颗/升飙升到95℃时的5500万颗/升。
婴儿有时可能会把衣服、塑料玩具等物品塞进嘴里,这会增加塑料微粒的摄入量。此外,婴儿食品包装袋、房间地毯都会让婴儿接触到更多的塑料。因此,婴儿会比成年人摄入更多的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