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案降调后卵泡少了是很常见的。降调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泡,使它减少,并且能够成熟增长,从而进行排卵。即使平常卵泡数量正常,在用药后出现卵泡少的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因为降调会刺激人的激素水平,这可能会导致卵泡减少。另外,长方案卵巢的刺激相对较大,也有可能出现卵泡减少后促排促不起来的情况。
降调后卵泡变少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女性患者进行降调时,如果发现自身卵泡数量减少,此时无需过度紧张,可先进行观察。
降调即为降低垂体调节功能并抑制促黄体生成素及整体卵泡期的激素水平,从而促进卵泡的正常发育。若患者存在多囊卵巢,则可直接影响卵泡的发育及成熟。通常此类患者通过进行降调,可以促进卵泡的同步发育,以便于进行试管婴儿时获取更多成熟的卵泡。
长方案确实是诸多方案中用时最长、用药量最多的促排卵方案,它的优势是:
①卵泡在同一水平线上生长,大小相对均匀;
②会适度增加窦卵泡数量,最终获卵数有优势;
③有效抑制LH峰,从而减少提前排卵的可能性;
④由于前期降调,后期卵泡发育和内膜的同步性更加一致,有利于鲜胚移植。
但毕竟促排是人为干预的过程,那它的弊端也相对明显:
①总体使用药物总量偏多,后期恢复时间较长;
②对于卵巢的刺激相对较大,降调后可能会出现卵巢被过度抑制,卵泡涨不起来的情况;
③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卵泡过多发育,雌激素水平过高,引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情况。